记者查询拜访:镇安县“易权到村”之后(下)

作者:beat·365时间:2025-02-02 09:23点击:

  •   按照“3335”的“易权到村”机制,镇安县通过了了产权、落实管护义务的法子,让投资的水利、道等公益类涉农项目资产获得无效管护。那么,对帮扶类、财产类等运营性的涉农项目资产,他们又是采纳什么样的法子,来确保投资不被闲置华侈,以至资产保值增值、阐扬更大效能的呢?村平易近们正正在忙碌的木耳种植,以前是金花村七组的桑园小蚕共育,是2017年县上投资25万元实施的蚕桑种养帮扶项目,属于运营类涉农项目资产,但这个项目运营了两年后就停了下来。采访中记者领会到,昔时上马这个项目,县上也是按照全县财产结构、但后续成果并不尽如人意。看来,种桑养蚕正在金花村行欠亨,但当初建的厂房和设备还正在。2019年这些资产闲置后,村上其时也有过设法,看能不克不及从头招商,但因为其时产权正在县上,村上没有自从权。菌棒由企业供给、手艺有企业指点、产物企业收受接管,金华村的闲置运营类资产获得了完全盘活,村平易近务工有了收入,村集体每年还有5万元的进账。记者领会到,正在“易权到村”的过程中,镇安县通过资产清单、权属确认、办理义务许诺等,给运营类项目资产付与了的市场属性,让村集体有了自从权、决策权,从而对这些资产进行从头招商和盘活。正在大坪现代农业财产园,汤正余的身份先后发生过几回改变,2017年财产园刚建起时,他正在这里务工,是一个打工者;后来园区荒疏后,2022年,园区引进龙头企业后,他又回园区承包了20个喷鼻菇大棚,成了小老板,现正在每年种植喷鼻菇12万袋,年收入上了20万元。大坪现代农业财产园是2017年镇安县投资600万元正在大坪镇庙沟村扶植的一个农业分析财产示范园,其时上边有很婆婆,发改、科技、农业、财产、镇等等,正由于婆婆了,是谁都能管又谁都管不了,因而园区建成两年后就根基上搁浅了。2022年,县上对园区的资产进行了清点、权属确认并和村长进行了移交,还和村上签定了资产许诺书,成立了涉农项目资产办理坐。龙头企业进驻园区后,礼聘了专业手艺团队,采纳集约化、规模化运做体例,投入大量资金对大棚设备进行提拔。现正在,园区大棚的喷鼻菇种植从一年一季变成了一年两季。采访中记者领会到,颠末两年的试运转,目前镇安县“易权到村”的涉农项目资产共140大类113项约1400个,通过专责管、权利管、市场管等体例,落实了涉农项目资产的管护义务,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本,也实现了运营性涉农资产的从头阐扬感化和保值增值。镇安县的“易权到村”,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过去涉农项目“一建了之、一投了之”,后续运营办理跟不上的问题。对于泛博农村的这类运营性项目来说,若何让它们实现保值增值,构成“资本聚合、效益裂变”,让这些资产取村集体经济构成连股、连心、连利的好处配合体,镇安县的做法,无疑是一种无益的测验考试和积极的摸索。